世界级互联网公司的保险之路②: 谷歌保险已经经营了十年,总的趋势是健康保险

文丨王珏

谷歌,一家市值2万亿美元的互联网巨头,从PC时代辉煌至移动互联时代,且继续领跑AI智能时代。

作为一家世界级的互联网科技公司,谷歌有着1800亿美元的年度营收,和超400亿元的净利润,月活跃用户数也超过20亿……站在商业的角度更重要的是其用户圈层,乃互联网原住民一代,颇具消费能力的一代人。

然而这家在各方前沿科技领域动作颇多的互联网巨头,如生命科学、自动驾驶、云计算等,在保险领域也有着十年的探索之道,且始终高举改善人类生命质量之愿景。

本期,我们将以谷歌为观察对象,再看世界级互联网公司对保险的思考和路径。

1 伊始:车险启幕,监管掣肘后密集投资健康赛道

关于谷歌入局保险领域,最被熟知的便是与 CoverHound 和 Compare.com 合作推出的汽车保险比价工具Google Compare,支持用户查询对比21家不同的车险公司提供的保险费率。

平台一经推出便引起了业内一众传统保险公司的骚动,毕竟谷歌所掌握的用户数据正是传统保险公司所渴望的,其强大的分析能力同样不容小觑。

虽然这一次尝试由于美国各州监管问题等因素最终没有成功,Google Compare被迫在2016年关停,但这也被外界称为谷歌进入保险领域的第一次动作。

事实上,2011年时谷歌便展现出他对保险业的兴趣:在Climate Corp.的B轮融资中,谷歌向其投资4200万美元。Climate Crop.是一家掌握气候数据,并向农民提供在极端天气下农作物保险的天气保险公司。

随后几年,谷歌前后又进行了十余次尝试,或与保险公司合作,或向保险相关公司投资。按时间线来看,谷歌对保险领域进军最密集之时是在2015年前后。

2015年6月15日,谷歌Nest 宣布与美国家庭保险公司及利宝互助保险集团达成合作,向客户免费发放Protect烟雾探测器,并每月提供保险折扣;

2015年9月,谷歌旗下的谷歌资本向Gusto的前身ZenPayroll投资了6000万美元,五个月后,ZenPayroll改名为Gusto,并进军保健福利领域,向中小型企业提供健康福利及人力管理等服务;

同月,谷歌的增长基金Capital G再次出手投资健康保险领域,向纽约健康险创业公司Oscar Health投资了3250万美元。

Oscar Health认为传统的健康险产品对消费者而言晦涩而且难以理解,希望通过线上和扁平化的方式直达年轻消费者,曾提出 “重新设计保险以适应用户体验”的目标,以求打造技术驱动型的健康险平台。或许正是这一景愿与谷歌的互联网基因的契合,成为谷歌进入健康险领域的切入点。

同样是2015年,在谷歌先后投资Gusto和Oscar Health后的一个月,谷歌母公司Alphabet再次向领投医疗保健平台Collective Health的8100万美元的C轮融资。

除此之外,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还不断接触保险相关机构并达成数次合作:

例如与数字保险平台Trov达成合作,将为乘客提供相关汽车保险服务;

与慕再及安联保险等巨头开展合作,把有关客户网络风险的数据与保单相整合等。

尽管Google在保险领域并未推出重大产品,但多次投资和频繁合作足足以说明谷歌对保险领域的持续关注,和不断理解。

事实上,大数据的时代,与传统保险公司相比,谷歌等互联网科技平台拥有着绝对的数据优势。这势必对基于精算科学而存在保险行业产生极大影响,毕竟完善的客户画像,方才是未来商业的基建。

2 布局:凭借独领风骚的AI能力,三驾马车猛发力医疗健康领域

医疗健康,这是一个几乎所有海外科技巨擘都在布局的领域。谷歌作为全球顶级的AI企业,近年来接连加磅医疗健康产业,似乎有凭借强大的AI分析技术颠覆医疗市场之意。

安永生命科学部门曾发布报告显示:

2013-2017年期间,Alphabet、微软和苹果三家科技巨头共申请超过300项医疗健康方面的专利,其中Alphabet申请了186项,远高于微软和苹果。

2018年,谷歌单独成立医疗健康部门Google Health,2021年初解散。尽管Google Health遭遇变故,但谷歌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探索仍没有停止,其旗下仍保留2013年成立的Calico和2014年收购的DeepMind。

2015年,Google重组改名为Alphabet。重组后的谷歌在新的结构下,各部门分工更加明确,搜索引擎、YouTube广告、软件应用等主业仍保留在Google,而其余业务均另立门户,归属于母公司Alphabet,其中便包括Verily。

从研究项目上来看,这三家公司各自承担着医疗健康领域的不同的分工:

Verily致力于重大疾病的预防,研发出例如检测血糖的隐形眼镜、给帕金森患者使用的勺子和通过问答筛查疾病的智能音箱等辅助产品。

Calico的目的是治愈死亡,它负责研究寿命生物学、研发抗衰老新药。针对延长人类寿命、延缓衰老提供治疗方案。

而DeepMind则在硬件方面发力,通过研究人工智能技术,从而达到识别医疗影像、鉴定癌症和肿瘤等疾病的目的。

自此,谷歌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三驾马车显出雏形。如同其一次次尝试改写医疗健康领域,同样显现出来的还有谷歌将AI植入医疗健康产业之野心。

3 趋势:设立健康保险公司,走向美式典型路径

纵然谷歌在医疗健康领域布局密集,但距离大成,或者说外界之预期尚远。

近两年,谷歌的医疗健康板块接连受挫。先传出谷歌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大量收集用户个人隐私健康信息,后Verily又关闭上海办事处,退出中国市场。Google 旗下的Google Health在其负责人David Feinberg离职后也被拆分,几乎等同解散状态。

另一方面,尽管Alphabet从未公布旗下医疗健康公司Verily的业绩,但我们依旧可以从公司财报中Verily所属的Other Bets一项窥见其大概的经营状况。

根据Alphabet发布的2020年财报显示,2020年Alphabet的总营运利润为412.24亿美元,而Verily所处的Other Bets一项却亏损44.76亿美元。

而Other Bets在2020年6.57亿美元的收入仅占Alphabet总体量的不足0.4%,更何况,Verily也只是Other Bets的其中一项业务。

2021年前三季度,财报中Verily所在的Other Bets一项亏损由2020年同期的33.4亿美元扩大到38.31亿美元。

而收入占比却进一步缩小,前三季度Other Bets一项5.72亿美元的收入仅占总收入的0.31%。

或许正是因为如此的下行背景,2020年8月,Verily宣布成立保险子公司Coefficient Insurance Co.,正式进入保险市场。随后不久,Coefficient Insurance Co.又与瑞再的商业保险部门Swiss Re CorSo达成合作,为客户提供更周全的风险保障。

这家谷歌成立保险公司将在整合Verily在健康领域之硬件、软件及数据资源,并联合瑞再在企业解决方案和保险市场的分销能力及声誉,意在将最新的健康技术与保险支付的方式相结合。其主打产品为Stop-loss insurance,即针对自拨资金支付员工健康索赔的自保企业提供团体商业健康保险,以达到控制企业雇主在企业健康福利成本方面的波动。这正是典型的北美市场健康险主流模式,控费。

事实上,这家保险公司的成立,也引起了保险圈的讨论,原因:

一部分人,认为经营保险业务有违Verily“为人类健康问题提供帮助”的初心;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Verily需要保险业务提供稳定收入来源。

事实上,纵观整个国际市场,在疫情黑天鹅的催化下,医疗健康领域顺应着时代变化而崛起,几乎每个科技巨擘都同时瞄准了这片市场。

与此同时,如何支撑研发费用、如何快速实现盈利等紧迫的商业问题也随之而来。保险,或许就是巨头们追寻的最终答案。

反观国内市场,“医+药+险”组合形式同样深入人心。只不过,两国间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差异性,也造成了商业健康险的发展路径的分歧。

健康保险之根基究竟是健康还是保险?介于健康保险的特殊属性,这一险种在西方市场往往作为医疗健康产业衍生出的支付方式存在;健康保险在中国保险市场上的认知则与西方市场相斥,反被认为医疗健康是保险的辅助工具。

纵然大健康产业之增长势不可当,保险公司、科技公司以及医疗健康等机构纷纷切入赛道,然而目前中国市场上健康险的经营主体多为寿险公司。

一方面,寿险公司的底层经营思维与健康险相左,以寿险思维经营健康险的案例比比皆是;另一方面,寿险公司的经营也造成健康险产品的寿险化,这也是健康险始终无法真正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个完整体系的建成并非朝夕,而是长时间的积累尝试。中国的健康险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与否或许还是要回到健康险之健康二字,借用谷歌Verily的初心:需要“为人类健康问题提供帮助”。

亚马逊垃圾日记:面对多品种上市,如何判断哪一种最畅销

今天小伙伴W问开发产品的时候,看到了细分类目下,竞争对手的变体都多的情况下,能不能一开始进入这个细分类目做的时候,先做单listing,是否可行?

如果细分类目是符合我们的目标值,也属于需求大竞争小的细分类目的话,那是可以这么做的,可以先做单listing,做那一条最好卖的变体就可以。在如今亚马逊库容这么严格管控下,太多变体的产品也确实不好做,一不小心造成了滞销库存,会占用了你的库容,势必会影响你的店铺其他产品的补货计划和积压资金。

从我早期做传统线下贸易一直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要提高产品的动销率,库存周转率和资金周转率,讲究的就是快进快去,让资金周转率翻一倍,那么所需要投入的资金也可以省出一大半。这也是很多人跟我说,做亚马逊就是重资金的行业,都没看到钱,都压库存上了,其实不是这样子的,如果你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那么该好好算算这笔账了…..

那么面对多变体的listing的时候,我们如何判断到底哪一条变体卖的最好呢?我们可以通过卖家精灵插件的评论分析,来知道listing的哪个颜色的变体,哪个储存的变体销量高,畅销。比如下面这款文件夹如图所示,有7个不同颜色。

(数据来源:卖家精灵)

我们可以通过点击listing页面的评论分析可以看到这条listing一共有7个变体,在所有的变体中,黑色的变体的评论数量最多,有265个评论,在全部评论中占比为58.5%,通过这个数据,我们可以得出黑色这个颜色的历史销量最好。

(数据来源:卖家精灵)

(数据来源:卖家精灵)

(数据来源:卖家精灵)

我们还可以查看近六个月,近三个月的的评论情况,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到评论数最多的依然还是黑色这个变体,留评数占比都是最高的,那么说明了黑色这个颜色销量才是最高的。

(数据来源:卖家精灵)

(数据来源:卖家精灵)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判断出黑色这个颜色才是最好卖的,我们可以先上架这个黑色链接进行打造,可以更好地做好备货计划,做到心里有数,也不会造成盲目地上其他颜色变体,从而造成滞销,积压资金。

我们还可以通过点击不同的变体,可以看到各变体评论的变化趋势,点击黑色变体可以查看到这个评论趋势是怎么样的,从而可以看出这个产品基本不会受季节和月份的影响,属于一整年都可以销售的产品,这对于中小卖家来说,能够更好地备货,提高资金的周转率。码字不易,那就动动金手指点个在看点个赞吧!

(数据来源:卖家精灵)

同时我们也可以用谷歌趋势,进行再一步确认下产品的搜索热度是怎么样的,从而可以看出产品属于一年四季都是可以销售的刚需产品,不受季节性影响,节日性影响,可以更好地做好备货计划,进行销售。

秘密研发四年!谷歌CEO孙自主研发手机芯片,揭开旗舰机亮点

编译 | 徐珊编辑 | 云鹏

芯东西8月3日消息,今天,谷歌官网正式披露其首款自研智能手机芯片Tensor的性能信息。这款芯片将搭载在今年秋季发布的谷歌旗舰手机Pixel 6和Pixel 6 Pro中。

谷歌官方在推特上连发了13条帖子为自家即将发布的新产品造势。连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都亲自下场发帖子说Tensor芯片“是我们迄今为止在Pixel中最大的创新”。

这是Pixel系列手机首次弃用高通骁龙芯片。据悉,作为谷歌为Pixel量身定制的SoC,Tensor芯片尤其围绕AI运算和安全性进行优化,进一步增强计算摄影表现,并在语音命令、机器翻译、字幕和听写等功能方面提供更快响应。

一、四年磨一剑,设计理念类同云端芯片

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推特上写道,“Tensor芯片是谷歌基于二十年的计算经验之上,打造了四年推出的产品。这是迄今为止我们在Pixel中最大的创新。”

▲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在推特上介绍谷歌自研芯片

如今,由于越来越多的手机功能将涉及到AI和机器学习,手机芯片对计算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基于自家的产品特性,谷歌专门为自家的Pixel 6系列手机新品打造了Tensor芯片。

谷歌副总裁Rick Osterloh称,Tensor芯片基本围绕AI设计而打造。据研发团队透露,其设计与谷歌之前为数据中心设计的芯片类似,Tensor芯片因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可以直接在手机设备上处理大量数据,不必将数据发送到云端。

SlashGear也曾报道有关谷歌自研芯片的信息,他们认为Tensor(内部代号Whitechapel/GS101)基于Arm架构设计,采用了5nm制程工艺。

并且,该款芯片将会有8个CPU核心,其中包括两个Cortex-A76核心和四个较小的Cortex-A55核心。在GPU上,Tensor可能会采用Arm代号“Borr”的Mali GPU设计或三星的Exynos软件组件,而Tensor的5G基带则可能选择高通的X60或X65。

二、不仅优化摄影体验,还让Pixel 6更安全

除了提升AI处理和计算摄影性能,Tensor芯片还带来更强的安全性。

借助Tensor的新安全核心和Titan M2安全芯片,Pixel 6 Pro将拥有所有手机中最多的硬件安全层。

此外,据外媒Ars Technica报道,搭载Tensor芯片的Pixel 6系列智能手机,将拥有6.4英寸FHD+显示屏,支持90Hz的屏幕刷新率和1080p的屏幕分辨率。它还将配备哑光铝材质机身和屏下指纹传感器。

Pixel 6 Pro采用轻抛光铝制框架(light polished aluminum frame),不仅拥有屏下指纹传感器,而且显示效果升级,拥有6.7寸QHD+曲面屏和120Hz的屏幕刷新率。

在相机方面,它将拥有三个摄像头,包括一个4倍光学变焦摄像头、一个广角摄像头和一个超广角摄像头,整个相机系统将被重新放置在一个新的相机栏里。

▲谷歌官网透露Pixel 6系列相关细节

三、支持交互设计界面升级

还记得谷歌I/O上发布的Android 12系统和全新Material You设计语言吗?

在Tensor芯片的支持下,用户将在新款Pixel系列手机上,享受到交互设计升级带来的流畅体验。

▲Tensor芯片为Pixel 6交互界面带来更流畅的体验

新UI设计可以让用户定制自己喜爱的用户界面颜色,并将其扩展到通知栏、小工具等其他的界面设计上,使得整个手机的色彩搭配保持一致。比如,你的壁纸是蓝色的,Android 12会将你的按钮、滑块、时钟、通知和设置背景更改与蓝色相匹配的阴影。

这些以新的动画和设计框架为基础的用户界面,都在Tensor芯片上平稳运行。

Osterloh表示,Pixel 6的硬件和软件组合提高了智能手机“理解”人们所说的话的能力,这是迈向“环境计算(ambient computing)”未来新的一步。

结语:自研芯片成行业趋势,谷歌能否拿下这一“城”?

为了避免芯片性能和产能受制于人,各大手机厂商都在尝试打造属于自己的芯片产业链。近期,多家手机厂商纷纷尝试在自家手机上搭载自主研发的芯片。例如今年4月,小米在MIX FOLD折叠屏旗舰手机中搭载了自研的澎湃C1 ISP芯片。

谷歌入局手机芯片市场,是会打通自己的技术壁垒,推动手机硬件性能更上一层,还是会“拖累”自家的Pixel新款产品?我们拭目以待。

来源:谷歌官网

以待。

来源:谷歌官网

疯狂的马斯克,踩着谷歌跃升到技术顶端?

文丨歪道道

2013年年初,特斯拉一度处于破产边缘,身心俱疲的马斯克联系了他的朋友拉里·佩奇,询问他要不要买特斯拉。

佩奇很欣赏马斯克,几乎答应了他提的所有条件,包括谷歌收购特斯拉后,允许他在未来8年继续经营特斯拉,或直到第三代汽车生产出来。然而,就在两人讨价还价时,特斯拉Model S的销量突然好转,马斯克一看大为惊喜,直接中止了与谷歌的谈判。

当时还是谷歌CEO的佩奇,并没有因此迁怒马斯克,相反,2014年,他还在出席TED演讲大会时表示,“如果自己死了,他宁愿将数十亿财产捐给像马斯克这样的创业家来改变世界,也不愿将钱捐给慈善组织”。在他看来,马斯克将火星作为人类“第二家园”的想法,和谷歌众多天马行空、改变世界的梦想一样“璀璨“。

数年时间,马斯克造车、发火箭、宣布火星移民,8月29日一场15万人观看的直播中,脑机接口再次震惊四座。

如果当初谷歌收购了特斯拉,如今站在聚光灯下的或许不是马斯克,而是皮查伊了。

激进和平庸?

乔布斯曾经的密友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在接受《国家地理》采访时,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当今世界谁能填补乔布斯留下的空缺?

他的回答是马斯克。他认为,马斯克之所以很像乔布斯,主要是因为他们创立和领导的公司开发的产品背后的动机。乔布斯和马斯克都开发出了具有革命性创新意义的产品,马斯克发现市场需要一种能够搭载一家人一同出行的电动汽车,乔布斯认为iPhone问世之前的手机体验太糟糕了。

拉里·佩奇的动机跟两者很不一样,他希望谷歌能继续以大多数人认为不可思议的方式改变世界。比如,投资生物技术公司Calico数亿美元,研究延长人类寿命的技术;为糖尿病患者开发了一款智能隐形眼镜,通过它来检测人体血糖水平。

乔布斯曾告诉佩奇,“你做得太多了”,佩奇则解释道,我们应该把数十亿美元全部投资进去,使人们的生活更美好。如果只是在做以前做的事情,不尝试新的东西,我会有一种犯罪感。

特斯拉越来越像苹果。27日,特斯拉市值突破4000亿美元,本田、通用、福特这三家传统车企豪强加起来,也抵不过一个特斯拉,Space X还成为了第一家将人类送出并返回地球的商业航空公司。最近,马斯克高调展示了植入脑机接口,该技术蕴藏的科幻般的想象力,似乎令特斯拉更具一个“明星”巨头的风采。

然而,回望谷歌,近几年来曾经让外界叹为观止的科研项目大多只传来了终止的消息。

2015年,曾经引发全球可穿戴设备热潮的谷歌眼镜,上市未满3年被叫停,三年后再次重启,可谷歌眼镜已不再惊艳;

2016年,谷歌发布了一款模块化手机原型,当时引起不少注意,然而不到半年,Project Ara模块化智能手机项目已经停止的消息传来;

2017年,Alphabet同意将波士顿动力出售给日本软银,波士顿动力研发了一系列机器狗、机器人,因为太仿生而引起轰动,经常在各种机器人排名中拔得头筹,但谷歌还是卖了;

2018年,X实验室曾为糖尿病患者开发一款智能隐形眼镜,可以通过泪液中的葡萄糖来分析血糖水平,研究了四年后这个计划被叫停,再没了后续消息;

如乔布斯所言,是谷歌做得太多了吗?可能不止。2019年,吴军曾在采访中评价谷歌,他认为“今天的谷歌是一家颇为平庸的公司,虽然搞出了一些很亮眼的技术,但对人的帮助来讲,远不像过去那么大。谷歌最后一个对人类最大的贡献是安卓,在安卓以后想不出贡献了哪些了不得的东西”。

值得一提的是,安卓还是被谷歌收购的。

营收压力让谷歌畏惧?

二十多年前,在佩奇众多疯狂想法中,有一个是将整个互联网下载下来,研究网站之间的关联方式。他的导师劝他放弃这个想法,但佩奇还是做了,并最终与布林以此为基础开发出了谷歌。

搜索其实只是佩奇及其团队“荒谬梦想”的一个偶然副产品,他们做过各类天马行空的梦。当时佩奇喜欢研究自动化汽车,谢尔盖·布林对数据挖掘很感兴趣,斯科特·哈桑殖民太阳系的想象力,让整个团队开始思考如何实现,所以,太空电梯成了谷歌创始人们建立Google X实验室的一个核心项目。

Google X在最初的几年里,实验室员工很容易就可以申请开发可能需要几十年才能实现的技术,因为他们知道广告收入源源不断涌入谷歌。据特龙回忆说,他曾向谷歌前首席执行官、Alphabet执行董事长施密特申请3000万美元资助项目,施密特却直接给了他1.5亿美元。

但是,随着砍掉的项目越来越多,我们看到,这种只依靠广告收入支撑技术研发的模式已经面临挑战。

最近美国四家科技公司同时公布第二季度财报,根据Alphabet发布的财报显示,其第二季度总营收为382.9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89.44亿美元下降2%;净利润为69.5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99.47亿美元下降30%。相反,苹果、Facebook、亚马逊三家的营收、利润均获得超预期的增长,多项指标也达到历史新高。

营收、利润的下降以及当前所表现出来的掉队趋势,让谷歌不可能再不计回报地把巨额资金投入到长期得不到回报的技术研发中。其实早在前几年,曾经谷歌为硅谷津津乐道的“20%时间”,在公司大规模项目缩减时已经受到严格控制。在谷歌工作过的雅虎前CEO梅耶尔还爆料过,“20%时间”政策实际上在谷歌并不存在。

史蒂夫·耶格在谷歌呆了13年,离职前他如此批评谷歌:“利润给了我们生存的许可证,但它也给了我们存在的理由。如果你不能使你的员工明白“为什么”要做每天正在做的事情,他们最终会在财务等方面做出畏惧风险、畏惧创新和畏惧增长的决定”。

波士顿动力被出售就是一个例子。

2016年一段人行机器人被撞到后爬起的视频,让波士顿动力名声大噪,然而谷歌仍是选择“抛弃”波士顿动力。一部分原因是Alphabet的高管们对波士顿动力的定位和盈利前景发出质疑,而另一部分则是公司内斗。谷歌原本的机器人项目Replicant纳入到Google X后,波士顿动力的团队一直没能成功融入任何项目和部门。

谷歌和特斯拉必有一战?

从汽车销售到以软件为核心的互联网服务,再到自动驾驶,特斯拉看起来是在复刻苹果的老路,而如果特斯拉沿着苹果软硬件生态的封闭路线走,巧的是,它也将直面谷歌,如同IOS和安卓系统的纠缠。

谷歌对自动驾驶的执念由来已久,尤其是佩奇,创业时期他就痴迷于自动驾驶汽车,在他看来,不管要对这项技术投资多少,跟巨大的回报比起来都是不值一提的。2009年X实验室启动以来,Waymo自动驾驶汽车已经在公共道路行驶超过1000万英里,2016年,该项目发展成为独立的公司Waymo。

这大概是佩奇和马斯克“奇妙”友谊产生的由来。只是,当全球拥有最先进自动驾驶技术的服务商和最具消费潜力的新能源车企发生碰撞,一场自动驾驶行业的正面对抗不可避免。

自动驾驶或是谷歌和特斯拉的下一个战场,而长远来看,双方对于未来变革性技术的合作和竞争似乎更令人期待。

2015年,谷歌曾参与了Space X 10亿美元的D轮融资,当时的Space X还尚未成功回收其发射的火箭,籍籍无名,谷歌的巨额投资为Space X带去了不少关注度。但外界的焦点仍在于对谷歌登月计划(Moonshots)的无限憧憬,Space X廉价高效的地球卫星发射会帮助Alphabet的登月计划为谷歌提供地理信息,同时帮助提升全球互联网覆盖面积。

因此,投资Space X意味着谷歌的登月计划又前进了一步。

然而,时至今日,Space X似乎一跃成了全球商业航天竞争中的明星企业,可谷歌X实验室近年来的“登月计划”却难以在公众当中引起轰动,也鲜有取得财务上的成功。这值得深思。

我们或许可以将这种差别归咎于掌舵人。自2015年第二季度桑德尔·皮查伊成为谷歌新任首席执行官以来,其季度收入激增超过130亿美元,而佩奇成为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首席执行官后,远离了公众视线。2019年,佩奇和布林更是直接撒手,把位置让给了 皮查伊。

皮查伊没有佩奇那种对技术的狂热崇拜,在他看来,硅谷的乐观主义受到审慎情绪的影响,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更加审慎,而且我们对我们的工作也更加深思熟虑,但这里有一个更深层的东西,那就是:科技并不能解决人类的问题”。但反观马斯克,他似乎完全不知道“审慎”,更乐于疯狂地往前冲。

回溯2014年,佩奇击败蒂姆·库克,成为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年度商业人物”,其评语是:佩奇向世界证明,他是全球最有胆识的CEO。他倡导的‘登月’项目如今已经形成规律,其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改变数十亿人的生活,并帮助谷歌继续稳坐科技之巅。

真正的突破需要体量巨大的资本、创造力,最重要的是耐心,谷歌还有多少耐心呢?

【钛媒体作者介绍:歪道道,互联网与科技圈新媒体。同名微信公众号:歪道道(daotmt)。本文为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十大网络发展趋势:2021如何保持领先地位

【51CTO.com快译】由于发生新冠疫情,如今很多企业通过网络和云平台开展业务,并在市场上保持竞争力。这种工作方式的转变加剧了包括编程语言和框架在内的技术解决方案之间的竞争。

因此,运行Web项目变得更加困难。考虑到技术的发展趋势,企业的首席技术官(CTO)和产品负责人可能会害怕错过更多机会。因为错误选择付出的高昂代价让他们感到后怕,尤其是在开发或部署大型项目的情况下。

本文将介绍一些网络发展的最新趋势和技术创新,并探讨如何缩短开发时间、提高性能和安全性的技术堆栈。

1.选择适合的基础设施

选择适合的基础设施对于Web开发项目至关重要。对于架构备选方案的评估和比较应该考虑很多因素,例如性能、可扩展性、容量、维护成本等。在这里产生的歧义可能会造成混淆。例如没有DevOps的微服务架构并不会运行得更快。而为了提高开发速度,云平台仍然是最好的选择之一,尽管需要支出大量的费用。

目前可以使用两种主要类型的基础设施服务——后端即服务(BaaS)和平台即服务(PaaS)。开发人员对于采用BaaS和PaaS的态度以及两者之间的选择是不同的。

后端即服务(BaaS)也称为移动后端即服务(MBaaS),它为开发人员提供一种服务,可以借助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或软件开发人员工具包(SDK)将Web或移动应用程序连接到云服务。采用BaaS,企业可以缩短上市时间,并减少在基础设施管理方面的成本。主要的BaaS包括Parse、Firebase、AWS Amplify、Azure Mobile Apps、CloudKit。

功能即服务(FaaS)是另一种集成到BaaS中的云计算服务。它预见了一个用于开发、运行和管理应用程序功能的平台。这种模型支持创建微服务应用程序。在采用FaaS的情况下,其扩展或缩减可以实现自动化。而行业知名的FaaS是IBM的CloudFunctions、亚马逊的AWS Lambda、谷歌Cloud Functions、微软Azure Functions,以及OpenFaaS。

平台即服务(PaaS)为应用程序开发提供基础设施,允许客户设计、测试和托管。这种基于平台的服务作为公共基础设施、私有云或公共云服务上的软件运行。它包括各种模板、工具、库和代码。采用PaaS,可以加快项目开发过程,同时降低成本。

下图是跨各种类型基础设施管理功能的示例。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功能的命名是通用的。

2.JAMstack作为单体架构工具的替代品

JAMstack这一术语由Netlify公司的首席执行官Mathias Billman引入,它意味着三个基本元素的组合:JavaScript、API和标记。它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快速、安全、可扩展的Web和应用程序开发的方法论。采用JAMstack,开发人员不必担心后端服务器逻辑,只需关注表示层。大部分功能保留在客户端,其他需要大量人工的功能通过第三方API实现。因此,许多SaaS应用程序和出色的网站已经使用JAMstack构建。

这一趋势为Web和应用程序开发提供了更具潜力的发展前景,可以将更好的工具和技术(例如React、Webpack、React-router、GraphQL)结合在一个解决方案中。

JAMstack工作流

(1)编写代码并将其推送到源存储库。

(2)设计预建内容。

(3)将构建的文件发送到内容交付网络(CDN)。

(4)用户请求页面(不需要与源服务器交互,因为预构建的内容可以从CDN获得)。

至于核心更新,它们是通过Git推送的。这允许通过最新的工具重新构建站点。像Gatsby或Hugo这样的静态站点生成器就是此类工具的典型示例,因为它们是JAMstack方法的一个组成部分。

Mozilla、Nike、Smashing Magazine等世界知名公司都在使用JAMstack。他们选择这一解决方案的原因有所不同,其主要原因是通过在客户端解决任务、加速负载和提高性能来减少对服务器的依赖。

根据Netlify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Jamstack的典型业务用例包括消费者软件(45%)、内部工具(36%)和企业软件(35%)(由于受访者可以选择多个选项,所以其总体比例高于100%)。

JAMstack非常适合每年为数百万用户提供服务的大型站点提供高可用性。但它不适合Web应用程序开发。

3.静态站点生成器的广泛使用

静态站点生成器(SSG)是用于基于模板或组件和内容源创建HTML页面的软件应用程序。SSG可能是数据库驱动的内容管理系统(CMS)的一种很好的替代方案。

SSG的应用是开发新类或Web应用程序的一个日益流行的趋势。原因在于传统Web应用程序堆栈和SSG之间的差异。静态站点生成器允许提前获取页面视图并提供服务,而无需等待页面被请求和生成。它涉及构建时网站的任何视图。由于预先呈现,使用SSG开发的网站对恶意软件的防御性更高。

管理大型内容项目的任务正在通过Web框架应用程序(从Gatsby、Gridsome和Next到Nuxt)得到简化。值得注意的是,Figma和DigitalOcean基于GatsbyJS,GatsbyJS被称为拥有先进生态系统的快速流畅的框架。

4.切换到Headless CMS

选择Headless CMS的企业通过实施可扩展且灵活的解决方案而受益。在被称为后端内容管理系统的Headless CMS中,作为表示层的“头部”和内容存储库的“主体”彼此分离。

Headless CMS中设想的界面允许用户管理API和内容。但是在这个解决方案中,内容的显示方式并未受到关注。其主要思想是存储和交付内容,使编辑人员能够共同开发。

开发人员如今发现Headless CMS是一个合适的解决方案,因此可以看到基于Jamstack的Headless Ghost、Strapi和Netlify CMS越来越受欢迎。Tinder、Buffer、DuoLingo、Mozilla和DuckDuck将Ghost用于他们的博客。IBM、沃尔玛、美国宇航局和法国兴业银行更喜欢在生产中使用Strapi。

根据调研机构的一项调查,2019年全球Headless CMS软件市场规模估计为3.285亿美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16.286亿美元;而从2020年到2027年将以22.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5.将无服务器和微服务结合起来

在过去的几年中,后端开发趋势已经从单一应用转向微服务。与Docker、Kubernetes和无服务器架构相结合,微服务架构成为一种以指数级用户群增长来扩展快速增长项目的方法。

任何无服务器的微服务都位于无服务器供应商的基础设施中,如果应用程序需要就会启动。当企业对高速实施和减少投资感兴趣,他们通常选择FaaS。通过采用无服务器的微服务,可以摆脱供应商锁定,企业根据项目选择Lambda Serverless、Google Cloud Functions或Microsoft Azure Functions。

6.访问自定义API

GraphQL用于提供API中数据的描述。它可以被视为基于REST架构的替代方案。与REST相比,GraphQL是请求特定数据的合适工具。

为了呈现页面,大多数应用程序需要获取复杂的数据。而采用GraphQL,可以在查询中获取所需的数据,而不会造成不必要的延迟。因此,用户将会更快运行应用程序。数百家企业如今已经采用了GraphQL。

企业Web应用程序开发具有与企业级业务需求相关的特性。通过正确的开发方法,企业应用程序有助于解决现有挑战、实现营销和其他业务目标,其中包括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由于企业的各个部门都有自己面临的挑战,因此软件解决方案应该与他们的需求相关联。有时,企业会选择一些应以一致方式相互通信的企业应用程序,从而获得运营优势。

7.调整Web开发路线图

从前端的角度考虑Web应用程序的开发表明,创建一致的产品风格是一个挑战。对于许多团队在产品方面进行协调的大型企业来说尤其如此。因此,要创建具有吸引力的数字产品,企业需要一支在设计系统方面具有深厚专业知识的团队。

在这种情况下,样式指南使企业能够查找和使用所需的库和文档。而指南是一种受版本控制的代码,因此与任何的文档相比,它更清晰,更易于维护。在Web开发中,应用设计系统已经成为团队和方向之间合作的好方法,从而产生更好的关注点。

在开发方面出现的挑战与许多原因有关,例如流行的微服务、基础设施即代码和容器编排到Kubernetes。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需要负责企业Web开发的平台工程团队参与进来。

8.促进复杂的解决方案应用

在应用程序中采用人工智能解决方案需要大量计算资源,但也有可能使用云计算提供商提供的机器学习(ML)工具。这些工具有效果但价格昂贵。架构中采用任何一个新工具都会增加总成本。对复杂工具的部分需求是可以避免的,企业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解决机器学习方面的挑战,并不总是需要采用神经网络或GPU。简单模型和工具以及适当的Python代码的组合足以完成这些任务。

关于遗留应用程序的现代化,正在使用“由外而内”的方法来完成任务,旧代码被封装在新代码中。这种方法提高了管理功能的能力。遗留系统的替代方法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方法,这意味着将新的单页应用程序(SPA)的开头嵌入到包含旧SPA的HTML文档中。

SPA框架用户可以容忍增加的页面大小带来的性能影响。SPA注入允许删除旧的SPA,直到新的SPA完全接管。

9.仔细研究新的机会

低代码或无代码平台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它们适用于解决有限领域的特定挑战。低代码平台允许企业通过可视化界面和简单逻辑而不是密集编码来开发应用程序和流程。

另一个有益的方法是为微前端导入地图。当多个微前端在一个应用程序中组合时,系统会选择哪些以及如何加载。开发人员集中创建独特的解决方案或应用更大的框架。导入地图是在这两种情况下都会提供帮助的新标准。

为微前端导入地图可以准确分离关注点。JS代码指出要导入的部分,HTML中的脚本标记显示从何处加载前端。服务器用于生成HTML,因此可以在渲染时应用动态配置。如今,导入地图由Chrome维护。无论如何,SystemJ Spolyfill使更广泛的应用成为可能。

10.开发企业工具

Sentry是许多需要报告前端错误的团队的合适工具。在不同的终端用户设备上检测到的错误正在通过内置功能(拒绝错误的模式和分组工具)进行分类和处理。由于在持续交付(CD)管道中添加了Sentry,其调试变得更加方便和高效,因为更容易找出与哪些软件错误相关。Sentry是一种Saas,但它确保了公共访问,并且对于规模较小的用例是免费的。

MLflow是一个用于管理机器学习生命周期的开源平台。该工具由单独的组件组成,即运行集合、指标和项目集合,以及在中央存储库中存储和发现它们的注册表。

MLflow支持开放标准,可以与生态系统的各种工具相结合。MLflow在AWS和Azure中可用,并且正在快速改进,适用于现代项目。该工具适用于管理和跟踪任务,并支持基于用户界面(UI)和API的模型。与MLflow相关的主要问题是单一平台中的大规模统一,包括模型评分和服务。

持续集成(CI)服务器和开发工具的需求量很大。他们将范围从简单的云托管服务转变为支持构建机器队列的复杂的代码定义的管道服务器。如今已有大量的选项,因此GitHub Actions的引入被认为是非常关键的措施。无论如何,GitHub Actions使开发人员能够处理小型项目。

内置工具位于源代码存储库中。社区围绕这一功能聚集在一起,这导致了用户贡献工具的出现。这些工具正在通过GitHub市场实施。

代码和Git历史可以在备用主机中导出,但GitHub Actions上的开发工作流程没有相同的功能。此外,开发人员应该确定项目的规模是否足够大,可以应用独立的管道工具。但是对于小型项目,GitHub Actions值得关注。

Web开发的未来

.NET5代表了将.NET Core和.NET Framework整合到单一平台中的重要一步。企业应该开始制定策略,将他们的开发环境(取决于部署目标的框架的碎片组合)迁移到.NET 5或.NET 6的单一版本。当它可用时,这种方法的优势将是一个通用的开发平台,无论其运营环境如何:Windows、Linux、跨平台移动设备(通过Xamarin)或浏览器(使用Blazor)。虽然多语言开发仍然是具有工程文化支持的企业的首选方法,但其他企业会发现在单一平台上进行标准化以使.NET开发更有效。

谷歌公司最近为Web开发人员提供了Flutter2.0版本。到目前为止,Flutter主要支持原生iOS和Android应用程序。但是,Flutter团队的愿景是支持在每个平台上构建应用程序。Flutter for Web是朝这个方向迈出的一步,因为它适合从相同的代码库构建适用于iOS、Android和浏览器的应用程序,从而实现业务目标。

为Web构建表单仍然是前端开发的长期挑战之一,尤其是React。React Hook Form可以替代以前使用的Formik。React Hooks在React Hook Form创建时就已经存在,因此可以作为一流的概念:框架通过Hook将表单元素注册和跟踪为不受控制的组件,从而显著减少重新渲染的需要。它的大小和所需的样板代码数量也得到了简化。因此,开发人员可以使用现代工具为企业Web项目提供无缝的用户体验。

以上概述了企业的首席技术官在定义开发策略时应该考虑的Web应用程序开发趋势。这些趋势可以为涵盖其他趋势的项目提供补充——从物联网支持的语音搜索到运动设计,以及网络安全重要性的提高。

原文标题:Top 10 Web Development Trends: How To Stay Ahead In 2021,作者:Yuriy Luchaninov

【51CTO译稿,合作站点转载请注明原文译者和出处为51CTO.com】

美国银行调查:滞胀担忧创十年新高,美国股市看涨情绪创一年低点

财联社(上海,编辑 周玲)讯,美东时间周二(19日),美国银行发布的基金经理调查显示,受访投资者预计未来一年全球出现滞胀的比例创10年新高——34%。与此同时,美股看涨情绪目前处于一年低位。

美银调查报告显示,受访投资者预计未来一年全球经济增速低于趋势水平、通胀高于趋势水平(符合滞涨定义)的比例达到34%——这是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反应投资者对滞胀的担忧大大加剧。

报告称:“对全球(经济)的增长预期已经崩溃,净6%的投资者预计经济将走弱——这是自去年3月疫情开始以来最悲观的增长数据。”

美股看涨情绪创一年低位

10月,标普500指数从此前5%的回调中大幅反弹,目前已经接近历史高位附近,但投资者对这种反弹持怀疑态度。

美银调查发现,在市场对通胀上升和供应链中断的持续担忧背景下,美股看涨人气目前处于一年低点,而现金持有水平则跳升至一年高点。

美银报告揭露的美股悲观人气,与几周来其他一些指标相呼应。

本月早些时候,CNN恐惧与贪婪指数和AAII美国个人投资者情绪指数均处于低迷水平。此外,根据DataTrek数据,“道琼斯”的谷歌搜索趋势持续下降。

根据美银调查,市场面临的最大风险依次是通胀、美联储缩减购债计划、疫情等。调查发现,投资者之间最拥挤的交易包括做多科技股、做多ESG,以及做空新兴市场

通胀前景

关于通货膨胀,美银报告强调称,“投资者越来越担心通货膨胀,48%的投资者认为通胀是市场的最大尾部风险,(该比例)是9月份的两倍。与此同时,对疫情的担忧几乎消失了,只有3%的人认为疫情是主要风险。”

报告称,投资者将通胀和美联储视为2022年最重要的市场驱动因素——31%的参与者都选择了这两个选项。

调查发现,大多数投资者预计美联储明年至少会加息一次,即使美联储点阵图更接近 2023年才开始加息:净85%的受访者预计未来12个月短期利率将会上升,高于9月调查的65%,也是近两年来的最高比例水平。

大宗商品

调查发现,美股看涨情绪下降,投资者将资金投入到大宗商品等领域。大宗商品通常被投资者视为可靠的通胀对冲工具,这一点仍是他们最关注的。

2021年4月DAPP概述:多边形激增,NFT市场竞争加剧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传递更多市场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火星财经官方立场。

小编:记得关注哦

来源:PANews

随着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态系统继续保持领先地位,2021年4月对于去中心化应用行业而言无疑是激动人心的,而非同质化代币(NFT)市场也充斥着令人兴奋的高价值销售。 与此同时, 加密货币价格达到顶峰。比特币达到了64,000美元的历史新高,以太坊达到3,000美元。

尽管以太坊燃料费价格在4月底有所下降,但就独立的活跃钱包数而言,它现在已成为第四大区块链。以太坊的领导地位被三个截然不同的竞争对手夺走。由于Alien Worlds游戏的日益普及,WAX夺得了头把交椅,它的活跃钱包数比以太坊和Flow加起来的还要多。当然,还有币安智能链(BSC),它是四月份使用量第二大的区块链。

DeFi生态系统在4月份急剧上升。尽管就DeFi TVL而言,以太坊仍然是不可取代的,但绝大多数价值是由ETH、BTC和其他加密货币的价格上涨推动的。同时TVL在币安智能链上翻了一番,这是由Venus和PancakeSwap所推动的。

资料来源:谷歌趋势

NFT市场在4月份交易量有所下降。根据谷歌趋势,人们的兴趣在当月中旬有所下降。NFT兴趣下降的原因之一是NBA Top Shot及其持续存在的用户留存问题。尽管如此,这个行业还是有一些高价值的销售额,一些NFT的售价超过500万美元。就交易量而言,加密朋克(CryptoPunks)取代了NBA Top Shots的领先地位,而后者凭借独立的活跃钱包数,仍然是NFTs领域中最活跃的dapp。

目录

2021年4月–重要要点

以太坊的竞争对手仍在大步向前

BSC仍然非常专注于DeFi

Polygon快速增长

以太坊:领先的TVL值

NFT市场竞争加剧

NFT的交易量下降

WAX展示其在NFT上的潜力

大品牌加入了NFT的热潮

4月总结

2021年4月–重要要点

4月,区块链行业同比增长158%,在所有链中,每日独立的活跃钱包数达到100万。

就每日独立的活跃钱包而言,WAX、BSC和Flow已经超过了以太坊。WAX包揽了区块链行业中每日独立的活跃钱包数的一半。

以太坊产生了700亿美元的TVL,保持了其在DeFi领域的领导地位。

Venus的TVL已经超过了MakerDAO 2亿美元。

NFT的关键指标有所下降,这主要是由于NBA Top Shot的活跃减少所致。交易额从每月2.17亿美元降至8300万美元。

尽管NBA Top Shot的活跃有所下降,但Flow在NFT领域仍处于领先地位,日交易者超过6万人。

WAX也令人不可忽视,每日NFT交易者超过了18,000。最大的推动力是Alien Worlds、Atomic Market和新推出的Topps MLB。

以太坊的竞争对手仍在大步向前

2021年4月,就独立的活跃钱包而言,区块链行业环比增长了158%。在过去的一个月中,整个区块链行业在所有区块链上都有超过100万个活跃钱包。

令人惊讶的是,最大的贡献者是WAX区块链。这个以NFT为中心的区块链包揽了大约一半的链上活跃,相当于超过50万个独立的活跃钱包。这种增长背后的最大原因是游戏Alien Worlds,该游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yield farming,为游戏玩家提供了收入来源。

协议上独立的活跃钱包数,单位:千

资料来源:DappRadar

BSC是第二活跃的区块链,它的用户基数在4月份增加了61%。尽管币安最近宣布了进军NFT领域的重大举措,但DeFi生态系统仍然是推动BSC发展的极大动力。DeFi dapps仍然担负了BSC上所有区块链活跃的96%。同时,Flow是排名第三的区块链,尽管其99.9%的活跃都是由NBA Top Shot推动的。

尽管以太坊基于其独立的活跃钱包数排名降至第4位,但以太坊区块链在锁定的总价值(TVL)方面仍然排名第一。在以太坊上,交易量从1,140亿美元增加到1,480亿美元,即使该价值主要来自代币价格的上涨。虽然燃料费价格高昂,但我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以太坊上的DeFi用户投入了大量资金,并且也许觉得锁定资金更安全,这两种情况都使得50美元的燃料费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

Polygon是DappRadar追踪的第2层解决方案中最重要的一个。4月份的使用率几乎提高了5倍,从4,000多个独立的活跃钱包增长到2万个。活跃主要是由几个dapps共同驱动的:QuickSwap、Aavegotchi和Aave。

NEAR协议在独立的活跃钱包方面也显示出了增加的趋势。彩虹桥(Rainbow Bridge)的启动帮助NEAR协议连接到以太坊生态系统。该技术将允许资产在NEAR和以太坊之间流动,这可能对开发人员是种激励。

DappRadar从CoinGecko收集的数据 市值,单位:十亿美元

从市值来看,币安智能链的原生代币BNB发生了一些重大变化。4月,BNB市值排名第三。

Polkadot(DOT)也显示出惊人的增长,并将在Polkadot和Kusama上引入USDT稳定币。这可能有助于两条链的发展。稳定币已成为DeFi领域的一个重要元素,到目前为止,USDT一直是业内最大的稳定币。

总而言之,第1层、第2层和侧链解决方案都越来越受到关注。值得注意的是,诸如BSC、Wax和Flow之类的第1层解决方案处于领先地位。另一方面,诸如Polygon之类的侧链解决方案也正在取得令人瞩目的增长。总体而言,所有这些都表明,以太坊在现在和未来的几个月都将面临激烈的竞争。

BSC仍然非常专注于DeFi

币安智能链上的Dapp开发者仍然主要专注于去中心化金融。在BSC上的440个dapps中,有320个是DeFi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每周都会有大量新的DeFi dapp加入,但大多数活跃都集中在几个平台上:PancakeSwap、Pancake Bunny、Venus和ApeSwap等。

ApeSwap在多个指标上表现地更好。4月底,独立的活跃钱包数从4,000个增加到15,000个左右。导致dapps原生代币BANANA从1美元增长到10美元以上。

资料来源:DappRadar

总体而言,BSC非常专注于DeFi。但另一方面,币安最近计划发布自己的NFT市场,这意味着以太坊的NFT市场将面临更广泛的竞争,此外还有Wax、Polygon和Flow虎视眈眈。

Polygon快速增长

Polygon在layer-2领域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它的代币价格也随之上涨。如前所述,在4月份,在Polygon上每日活跃的独立钱包超过2万个。这种增长背后的原因有两方面。首先,Polygon能够提供快速的交易且交易成本低,以更少的燃料费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其次,该平台成功地吸引了以太坊生态系统的主要参与者。Polygon不仅吸引了新产品,还吸引了他们的社区,从而促进其链上活跃数据的增长。

资料来源:DappRadar

排名前三的dapps分别是QuickSwap、Avegotchi和Aave,它们分别有超过12,000、2,200和1,500个活跃的独立钱包。

毫无疑问,Polygon不仅在DeFi生态系统中,而且在游戏和NFT领域都有着光明的前景。该网络有一个颇具野心的规划,例如将NFT项目转移到layer-2,这可能有助于在不久的将来有更多的用户迁移到Polygon。

以太坊:领先的TVL值

尽管来自第1层和第2层解决方案的竞争日益激烈,但以太坊仍达到了几个重要的里程碑。锁定在以太坊DeFi dapps的总价值超过700亿美元。TVL增长的最大原因是加密货币价格的飙升。有人认为,此次价格上涨是由即将到来的网络更新以及机构投资者兴趣的增加引发的。区块链发布了一个名为Steklo的网络更新的测试版本,目的是尝试提高交易速度和效率降低成本。

在币安智能链上,锁定的总价值超过400亿美元。虽然BSC TVL仍远低于以太坊区块链,但其TVL的增长率是以太坊区块链的3倍。4月份,BSC TVL增长了126%,而以太坊TVL仅增长了27%。

资料来源:DappRadar 和 Defistation.io

观察币安智能链上排名最高的dapp, Venus甚至超过了以太坊排名第一的DeFi dapp MakerDAO。尽管差距很小,但也显示了BSC DeFi的真正潜力。总的来说,综合以太坊dapps扩展到第1层和第2层解决方案的趋势和BSC当前的增长率来看,BSC在TVL方面获得领先地位可能不需要花太长时间。甚至有说法称,DeFi的未来并不取决于一个或两个区块链。

NFT市场竞争加剧

今年4月,有许多大型融资公告,其中最大的一笔来自Dapper Labs,它是NBA Top Shot和Flow区块链的幕后团队。他们筹集了3.05亿美元。为了进入波卡生态系统,Enjin融资了1,890万美元。SuperRare在其A轮中吸引了900万美元的投资。显然投资者们坚信,目前围绕NFT和数字收藏品的热潮才刚刚开始。

NFTs:各协议中交易用户数量

资料来源:DappRadar

在NFT和交易用户数量方面,有三个区块链脱颖而出:Flow、Wax和以太坊。目前,Flow在NFT市场排名第一,每天有6万个活跃的钱包在交易NFT。Dapper Labs的最新一轮投资、与Genies的合作以及NBA Top Shot的成功,使得Flow成为未来几个月争夺第一排名的有力竞争者。

目前排名第二的是Wax,由于Alien Worlds和Atomic Market这两个dapp,Wax上的活跃数据有了惊人的增长。这两个dapps占了Wax区块链所有NFT活跃数据的70%以上,其次是Simple Market。总的来说,到4月底,Wax区块链每天有18,000名活跃的交易用户。

以太坊是用户交易使用率第三高的区块链,每天有14,600名活跃的交易用户。不过,由于加密朋克的存在,以太坊在交易量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NFT的交易量下降

与3月份相比,4月份NFT交易量下降了21%,主要是受Flow 区块链的影响。交易量的下降主要是NBA Top Shot所面临的技术问题造成的。成交额由2.17亿美元降至8,300万美元。总之,NBA Top Shot的技术问题不仅影响了整体活跃数据,也影响了其社交媒体渠道和社区的发展。

资料来源:DappRadar

以太坊的NFT交易在4月份也面临下降,这是由于OpenSea和Rarible的交易量略有下降。另一方面,加密朋克的交易量环比增长了19%。这一增长是由每个punk 60万美元到100万美元不等的高销售额推动的。在4月份NFT销量前10名中,有5款来自加密朋克。

WAX展示其在NFT上的潜力

WAX区块链凭借与品牌相关的NFT dapps如Street Fighter、Topps MLB、Garbage Pail Kids和William Shatner系列而出名。毫无疑问,根据DappRadar NFTs页面数据显示,WAX区块链dapps是NFTs领域中第二受欢迎的。

其中贡献最大的是一款名为Alien Worlds的挖矿游戏。在这个游戏中,玩家使用NFT来挖掘一种叫做Trilium(TLM)的加密货币。简单的挖矿机制吸引了许多机器人玩家,而其设置的反机器人机制又将之拒之门外。随着活跃钱包的数量不断增加,进一步表明了用户对玩Alien Worlds游戏并赚取TLM的渴望。

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是Atomic Market和Topps MLB。后者于4月中旬推出。看起来,Topps想要在MLB实现Dapper Labs在NBA Top Shot上所达成的成就。虽然现在说还为时过早,但该项目具有很大的潜力。随着收藏家们尝试新的价值储存方式,传统棒球卡的价值将会飙升。

资料来源:DappRadar

WAX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Rarez是一家旨在将稀缺的数字收藏品、数字音乐和其他基于区块链的资产引入音乐产业的新项目,它将摇滚乐队Weezer以及Capcom的Street Fighter、Topps Garbage Pale Kids等其他知名品牌引入了区块链。可以说,就NFT而言,WAX可能成为大规模普及的关键。

大品牌加入了NFT的热潮

尽管市场活跃度有所下降,但NFT交易仍然吸引着传统市场参与者的注意力。NFT在体育领域尤其受欢迎,在数字收藏品项目中,NBA Top Shot和Sorare的销量分别排名第一和第五。

NBA Top Shot和Sorare已经证明了市场对数字体育收藏品的需求,因此看到其他主要的体育联赛和球队尝试进入NFT领域也就不足为奇了。如前所述,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正试图顺应这一趋势。美国娱乐杂志《花花公子》与Nifty Gateway平台合作,并通过与艺术家合作推出NFT作品,利用其已有资源出售NFT。

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Nifty Gateway为了继续巩固自身地位,成为推出优质NFT项目的平台,开始与主流名人(如Paris Hilton,Steve Aoki和Grimes)合作推出NFT,但看其结果并不如人意。

4月总结

总而言之,以太坊在DeFi和NFT类别中很难与第1层和第2层解决方案竞争。WAX和Flow在NFT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而BSC和Polygon则在DeFi生态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就锁定的总价值而言,以太坊仍处于领先地位。这表明,以太坊现在更多地用于更高价值的交易,而普通用户正将目光投向其他地方。BSC锁定了430亿美元的价值,而锁定在以太坊的总价值为650亿美元。以市值计算,BNB已跻身前三,增长率是以太坊DeFi生态系统的3倍。如果这种增长继续下去,我们可能会看到BSC在不久的将来在TVL方面超过以太坊。

虽然4月份的NFT市场的销售额和新项目令人兴奋不已,但我们观察到交易量和交易用户数量都有所下降。这一下降是主要由NBA Top Shot网站过载问题造成的。不过,NBA Top Shot也在推出一些有效措施来安抚社区。

另一方面,NFT销售额和价值的下降可能是暂时性的。NBA Top Shot不仅在寻找提高其平台可扩展性的方法。MLB、花花公子等大品牌,以及Snoop Dog和Paris Hilton等名人,可能会推动该行业进入新一轮增长。世嘉和孩之宝等公司也透露出开拓NFT市场的意向。与此同时,eBay和其他许多公司也在试图探索自己和NFT市场更多的可能性。

数据:2021,加密行业吸引了300亿美元,高于前几年的总和。

数据:2021年加密行业“吸金”300亿美元,高于历年总和

韭菜币圈区块链 韭菜币圈区块链 2021-12-20 00:36

数据:2021年加密行业“吸金”300亿美元,高于历年总和12月19日消息,今年风投基金已经向加密货币行业投入了大约300亿美元,比过去几年的总和还要多。根据PitchBook Data Inc.编制的交易数据,这几乎是2018年高点(即比特币暴涨1300%后的一年)80亿美元的四倍。这300亿美元包括Robinhood Markets Inc.和Revolut Ltd.等公司的融资。但根据PitchBook的数据,哪怕严格算来,美国风险投资交易今年的投资规模也非常巨大,约为72亿美元,是2018年创下纪录的四倍。“比特币已经超越了数字黄金。加密行业现在有金融服务、作为NFT子类的艺术和游戏、Web 3.0、去中心化社交媒体,Play-to-Earn等等——所有这些都让投资者认为加密风险敞口不够。”总部位于旧金山的Blockchain Capital LLC普通合伙人Spencer Bogart说道。Blockchain Capital LLC是该行业最大的投资者之一,自2013年成立以来投资了120多家公司。

海通证券:岁末年初的跨年行情值得期待12月19日消息,海通证券策略团队表示,节奏上,岁末年初行情仍值得期待。原因有三:一是稳增长政策发力;二是根据历史规律,A股以ROE刻画的盈利周期尚处在回升中;三是回顾历次岁末年初躁动行情,跨年行情通常每年都有。今年7至10月,市场表现较弱,叠加当前阶段估值尚可,流动性较为充裕,岁末年初的跨年行情值得期待。(上证报)索尼音乐将与B站合作启动虚拟偶像项目12月19日消息,索尼音乐宣布将与哔哩哔哩合作,启动“虚拟偶像”项目“Virtual Cinderella Project”。该项目将通过试唱招募成员,推出乐曲发行及线上节目等,目标是打造出类似于韩国K-POP一样受欢迎的跨国“IP内容”, 据悉,该项目是限定1年的项目,索尼音乐和B站分别负责不同的部分。索尼音乐负责音乐制作等,B站负责国内外的推广。具体来看,负责作词和演出的创意总监起用了日本艺人指原莉乃,线上直播则由NTT docomo协助,服装设计方面获得了日本OSARECOMPANY的协助。作为最初的成员,已选出在中国也很受欢迎的3名日本人。她们作为配合CG卡通人物的动作说话的“虚拟主播(Vtuber)”之前就在bilibili上开展活动。后期成员从12月15日开始招募,将于2022年3月选出。

拜登1.75万亿美元经济支出计划或被推迟审议12月19日消息,据POLITICO等多家美媒报道,美国民主党参议员曼钦今天明确表示,反对拜登提出的1.75万亿美元“重建美好未来法案”。由于民主党和共和党目前各自掌握参议院的50个席位,在目前没有任何一名共和党参议员支持的情况下,曼钦这一票将能关系到议案能否获得通过。曼钦投下反对票后,也意味着拜登这项法案大概率将被迫延至明年1月再审议。该计划的推迟将产生广泛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明年的中期选举。(金十)

灰度:元宇宙仍在兴起,许多关键组件已“初具规模”12月19日消息,加密货币信托基金灰度在推特发文称,它们推出了一篇《元宇宙》报告,文中,灰度认为“加密云经济”是下一个新兴市场投资前沿,以及,元宇宙处于 Web 3.0 互联网发展的前沿。元宇宙是一组相互关联的体验式 3D 虚拟世界,位于任何地方的人们都可以在其中进行实时社交,从而形成跨越数字和物理世界的持久的、用户所有的互联网经济。元宇宙仍在兴起,但许多关键组件已经初具规模,并正在彻底改变从电子商务到媒体和娱乐,甚至房地产的方方面面。

分析:散户投资者尚未成为市场主导力量12月19日消息,据BeInCrypto链上数据分析,散户投资者尚未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新地址数量的下降和盈利实体数量的减少是一个强烈的信号,表明市场已经远离牛市即将结束时常见的FOMO。与此同时,这两个指标都提供了看涨背离,表明加密货币市场的上行趋势可能很快会继续。此外,上一个周期的牛市结束时,全球范围内“比特币”的搜索量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2017年12月达到了最大值100(黄色圆圈)。在本轮牛市中,谷歌趋势在2021年5月达到最高值79(绿色圆圈)。自7月初以来,该指标一路回落至24-36的区间,本周为26。

远远地落在后面,只能看到前面骑手的尘土!Alphabet(Google.US)全年上涨68%,预计将在大型科技股中排名第一

智通财经APP获悉,谷歌(GOOG.US)母公司Alphabet(GOOGL.US)有望成为2021年至今为止表现最好的科技巨头。

Alphabet截至周一收盘价为2958.13美元,今年上涨了68%,市值超过了1.95万亿美元。在2021年只剩下一周的情况下,其他几家科技巨头几乎不可能追上这一涨幅。

目前微软(MSFT.US)以及特斯拉(TSLA.US)的涨幅最为接近,今年至今上涨51%。苹果(AAPL.US)为33%,Meta Platforms(FB.US)上涨23%,亚马逊(AMZN.US)的表现最差,今年至今涨幅仅为5%。

上一次谷歌为华尔街带来高额回报已经是12年前的事了,当时该股全年涨幅超过了一倍。那时的谷歌是一家小得多的公司,其市值直到2020年1月才达到1万亿美元。

广告业务是“大功臣”

Alphabet的绝大部分收入都来自于谷歌的广告业务,该业务在新冠疫情期间被证明是有弹性的,且抵抗住了最新一轮的通胀压力。消费者越来越多地涌向网络和移动搜索、地图和YouTube视频,谷歌的云基础架构业务也因远程办公需求的激增而表现优异。

在10月份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中,Alphabet称其广告收入增长了43%至531亿美元,YouTube的广告收入也增长到72亿美元。

当Meta Platforms和Snap Inc(SNAP.US)等其他依赖广告业务的互联网公司受到苹果iOS系统隐私政策变化的影响时,谷歌的表现更好,部分原因是由于其独立的安卓操作系统。

根据Refinitiv分析师的平均预测,Alphabet的全年收入预计将攀升39%至2540亿美元,增速达到自2007年以来的峰值。在此之前,Alphabet在2020年第二季度的收入首次出现短暂下降,当年收入增长仅为13%。

2021年初,在广告业反弹的推动下,谷歌的搜索业务增长开始恢复疫情前的水平。随着各国开始重新开放,消费者搜索更多的产品和旅游选择,同时在YouTube上花费更多时间。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在疫情期间,YouTube是美国用户使用的社交媒体应用中增长最为显著的。

Argus的分析师在10月底的一份报告中写道:“Alphabet从2020年第二季度疫情导致的广告市场低迷中恢复过来,表现优异。我们认为未来几个季度将保持增长势头,因为电子商务和数字广告已经随着经济复苏而出现繁荣迹象。”

其它业务表现值得关注

谷歌云计算部门的收入在第三季度攀升了45%至49.9亿美元,而运营损失从一年前的12.1亿美元减少到6.44亿美元。谷歌云平台在云基础设施市场上落后于亚马逊的AWS和微软的Azure,但它正受益于新兴的多云趋势,因为大企业分散其工作负载,而不是依赖单一的供应商。

Alphabet还从其投资部门GV和CapitalG看到了巨大的回报。Alphabet在第三季度录得1.88亿美元的投资收益,高于去年同期的2600万美元。

展望2022年,分析师的预测更为平淡,Alphabet可能需要找到新的增长动力,以继续保持其优异表现。收入增长预计将放缓至17%,回到2019年疫情前的水平。

与此同时,投资者仍在等待Alphabet的“其他投资”取得一些进展。其自动驾驶汽车公司Waymo继续亏损,尽管它在2021年期间在新城市取得了进展。Alphabet继续整合其他未能突破的项目,最近宣布将其智能城市工作Sidewalk Labs并入谷歌。

元宇宙世界,未来已经到来——虚拟(增强)现实产业发展的十大趋势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时代,生产力迅猛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电力,人类文明大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计算机时代,互联网诞生;第四次工业革命: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迎面走来;第五次工业革命:元宇宙,虚拟现实网络世界。

回看过去150年的科技发展,用“颠覆”来形容也不足为过,特别是近10年来,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5G、大数据、云计算等的加速发展,万物互联飞速进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今天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又开启了新征程。特别是元宇宙。元宇宙是什么呢?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运行的人造空间,是互联网的下一个阶段。由AR、 VR、3D等技术支持的虚拟现实的网络世界。元宇宙无法完全脱离现实世界,它平行于现实世界,与之互通,但又独立于现实世界。在这个宇宙,有一个虚拟的你,可以学习、消费、娱乐、工作等。

一、元宇宙的世界,未来已来

近日,美国社交媒体巨头Meta公司宣布,将在欧盟国家招聘1万名工程师,以建造“元宇宙”。Meta公司指出,在我们开始将元宇宙带入我们的生活旅程之际,对高度专业化工程师的需求是公司最紧迫的优先事项之一。计划在未来5年为此创造1万个工作岗位。

近日,微软发布消息称,微软已迈出将元宇宙带入办公生活的第一步,微软远程办公的员工将能够用自己的虚拟化身访问虚拟工作空间,这些工作空间最终将包括跟真实的公司办公室一样的虚拟办公室。研究表明,使用个人虚拟化身传达了一种“在场感”,使会议更有参与感,同时使员工不必经常出现在摄像头前。微软还称,明年上半年,微软Teams软件的用户将能够以虚拟形象出现在视频会议中。这一最新迹象表明,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将融合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视为计算领域最重要的新趋势之一。

微软CEO纳德拉表示,微软公司打算通过一系列整合虚拟环境的新应用程序,将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结合在一起。微软总裁布拉德·史密斯也在欧洲网络峰会上表示,所有科技巨头都会进军元宇宙,Facebook、微软、谷歌和苹果等公司都可能开发各自的版本。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在2021世界VR产业大会云峰会XR国际论坛上有过这样的发言:没必要去纠结现在流行的技术叫什么词,无论是叫元宇宙也好,叫数字孪生也罢,其本质就是虚拟现实技术。永远不要忘记,创造虚拟空间的初衷是为了强化物理世界,让我们在现实生活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因此不要乱用这些流行词,过度神话虚拟空间的价值进行炒作。

二、虚拟(增强)现实产业发展十大趋势

近日,腾讯研究院发布《拐点已至,全真将到:虚拟(增强)现实产业发展十大趋势(2021)》。虚拟现实技术和产品经过多轮升级迭代,生态不断完善,产业正迈入成熟期,特别是从2020年起,新一代现象级产品引领行业发展,消费级迎来新拐点。腾讯研究院从产品形态、定位交互、裸眼3D、市场格局、内容生态、平台合作、落地场景、网络要求、产业安全和区域发展等十个方向对产业未来进行趋势发展分析。同时结合若干典型行业和领域的具体应用,阐述虚拟现实如何赋能千行百业,可谓全真将到,未来可期。

趋势一:产品形态——VR、AR多种技术路线并存

消费级VR的产品形态较为成熟,因延迟、刷新率和分辨率产生的眩晕基本消除,后期发展技术路线相对明确。

在短期内,AR多种技术路线将继续共存,但使用场景可能存在区别,比如 BirdBath 可能更适用于视频娱乐、轻游戏场景,而光波导作为颇具潜力的下一代技术可能会更多地出现在消息提醒类产品中。

趋势二:定位交互——手柄仍是VR主流的交互方式

总的来看,AR的成功交互将是软硬件厂商通力合作的结果:硬件厂商负责提供光学模块、显示设备等;软件公司则负责提供各种 AI 算法,如姿态估计(推断物体的位置,如手和手指,用于控制 AR 内容)、图像和场景标注(对图像进行分类,并触发AR标签显示)、语音转文字、机器翻译等。

分体式AR短期内的交互依然是手势交互和手机交互。未来,AR交互的重点是提升环境和定位交互,人和虚拟物品交互的准确性。

趋势三:裸眼3D——光场显示硬件将逐步产品化

未来,光场显示将随着设备量产化走向消费电子领域,成为现有的 2D 显示设备的挑战者,从而颠覆对3D、立体内容显示有需求的多种场景,包括游戏等互动娱乐、广告文创、视频会议、医疗影像、科研与教育等领域。同时,集成成像在会议等场景具有潜力,有望形成硬件计算—传输整合解决方案。

趋势四:市场格局——手机和互联网行业迅速入局

目前市场的玩家已经深耕市场多年,具有先发优势,对行业特点相对熟悉,客户关系相对稳定,面对互联网厂商和手机厂商入局的挑战,深耕行业市场是未来方向。

VR/AR与手机供应链高度重合,手机厂商的积累可以复用,手机厂商将以手机为核心构建生态地图。分体式将成为手机厂商试水VR/AR的第一步,并成为推动手机性能发展的动力之一。

趋势五:内容生态——高质量内容不断涌现

高品质+多样化游戏生态促进硬件普及,直播、生态等场景提升几率,3D内容、全景视频更丰富。AR+LBS游戏/生活服务等融合应用快速发展,需与现有的支付、社交、即时通讯等生态更好地对接。虚拟现实、泛娱乐直播、体育赛事和演唱会将成为先行领域,沉浸式空间会议社交场景可能是下阶段普及的关键场景。

1.硬件与工具:三维重建技术快速发展,低代码3D内容编辑器成熟,全景相机、深度相机普及,制作更便捷。

2.平台:加强对内容创作和分发的支持。

3.内容:虚拟角色直播、3D影片等更丰富。

趋势六:平台合作——互联网将与VR不断融合

平台合作现状:从全景视频—沉浸式视频,从手机VR头显,不同平台出发点和商业逻辑各异。生活服务类应用平台重复线上线下服务流程,互联网视频内容平台打通新内容和业务逻辑,从全景视频向带有景深的沉浸式视频,3D电影过渡,融入到现有的业务和商业逻辑中,如直播带货、打赏、会员等。VR视频原生平台创新与合作并举,创造更多带有交互的新模式,如基于沉浸式空间的社交等。未来,虚拟现实产业与互联网平台有望在内容生产和分发、应用生态优化方面等进行更深度的合作。

趋势七:落地场景——从+行业到行业+

与消费级不同,虚拟现实在行业的意义和价值更多体现在现实,实现现实中的降本增效。未来行业的主要方向是进行具有社会价值的探索,如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健康治疗,老年人及听障人士提醒等。

趋势八:网络要求——VR和AR对网络有不同的需求

伴随云渲染等技术发展,5G将与VR联系更加紧密。特别是在VR直播等对带宽要求较高的场景,5G的优势更加突出。VR走向多人场景、社交和游戏,对网络(稳定性、时延和容量)提出更高要求,Wi-Fi(抗干扰、时延)和5G(容量)都需要进一步完善。

趋势九:产业安全——行业尚在上升期,安全应前置

行业总体还在快速发展阶段,生存和发展是企业的重点和方向,总体上还没有形成体系化的安全措施。个别平台被爆出存在安全漏洞。伴随AR和VR设备上配置的传感器和采集设备增多,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将成为行业的新挑战。

未来,安全前置,安全应与平台的研发设计、应用管理共生共荣;重视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数据收集、存储和使用等环节需要合规化;要组建专业安全团队,构建全面安全体系。

趋势十:区域发展——产业聚集遵循高科技产业规律,应用又各具特色

虚拟现实将遵循高科技产业发展特点。各地区纷纷出台政策推动虚拟现实产业发展,通过VR+X,用特色应用推动产业或数字经济发展。